2022年11月23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營養標準專家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業農村部食用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主持研制的《猴頭菇干品等級規格》《榆黃蘑等級規格》《羊肚菌等級規格》《食用菌中粗多糖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進行了審定。審定專家、項目組主要成員等19人參加了會議。 4項農業行業標準根據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
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術研究室,在已有的食用菌風味研究工作基礎上,圍繞大球蓋菇鮮味肽呈味構效關系、香菇采后加工過程風味形成機理開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科學權威期刊雜志《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1區TOP,IF 9.336,2022, 90, 106206),《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1區,IF
11月9日,從福建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獲悉,該所曾輝博士所主持的武夷山國家公園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項目,于2020年和2021年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關不同樣地,分別采集到小蘑菇屬2個新種。日前,由其博士后顏俊清聯合江西農業大學、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將該發現在微生物學權威期刊《微生物學前沿》發表,分別命名為細腿小蘑菇和武夷山小蘑菇。這也使得該團隊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的新物種數達到4個。
鵝膏屬鞘托鵝膏組物種的現代分布格局成因是重要的進化生物學問題。針對動植物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許多成果,但關于真菌的研究卻很少。鵝膏屬鞘托鵝膏組(Amanita sect. Vaginatae)真菌為外生菌根菌,與豆科、龍腦香科、桃金娘科、殼斗科和松科等植物形成共生關系,不但具有重要生態價值,而且對于揭示物種的起源演化和傳播具有重要科學價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長期從事大
近日,由宜昌市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兩個省級地方標準《玉米-大球蓋菇輪作栽培技術規程》和《桑黃代料栽培技術規程》正式發布。玉米-大球蓋菇輪作栽培技術,即春季栽培玉米,秋季玉米采收后,利用玉米秸稈和玉米芯等進行大球蓋菇栽培,可實現“一田兩用”,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和單畝經濟效益。大球蓋菇被譽為“素中之葷”,是集香菇、草菇、平菇三者優點于一身,腿粗蓋肥,食味清香,肉質滑嫩,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對人體有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人參等三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發布時間:2022-10-25 14:18 信息來源:特殊食品司為進一步推進保健食品備案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修訂了人參等三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建議反饋截止時間為2022年11月25日。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建議:一、登陸市場監管總局網
羊肚菌是舉世聞名的珍稀食用菌,市場需求旺盛。自2012年以來,中國實現了羊肚菌的人工大田栽培,并在2021至2022年間發展為具有25萬畝年種植規模的新興食用菌種類。據統計,在我國每年有近25%種植面積的羊肚菌遭受病害侵襲,其中以真菌性病害尤為突出,但其治病類群與基本特征尚不清楚。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收集了中國18個省(直轄市)32個羊肚菌栽培基地的病害子囊果,結合ITS擴增子測序分析、
中國是全球食用菌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出口至東盟、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已知的食用菌約900多種,其中800多種生長在云南。2022版稅則轉版時,世界海關組織wco采納了聯合國糧農組織意見,根據食用菌生產和貿易的最新形勢,對食用菌商品的目錄結構和品目條文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新增07095200等5個品目。今年新增具體列名的食用菌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15476號
本網站所有產品的創意策劃及內容的審核發布均由江蘇星天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權負責。
本網站產品圖片或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產品實物為準。